美食大審判正式開始~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以下美食評論是以我品嘗的先後順序來做介紹~
首先是這個賣冰的攤販車~
我覺得這是蠻特別的吃法~
至少台灣沒看到有人這樣賣~
雖然冰淇淋不是哈根大使的~
但是還蠻好吃的~
搭配麵包還蠻合的~
在炎炎夏日的新加坡~
不過我在勞明達站買是1個1新幣~
在濱海中心站買的時候卻是1.2新幣~
而且這賣冰的可是可遇不可求~
我在新加坡玩了6天也只遇到兩次~
大家有看到就記得趕快去買喔~
這個福建炒蝦麵是我們看別的網友推薦的料理~
地點是在勞明達站的黃金坊美食街裡面~
外帶居然是用紙包的~
還蠻環保的~
這樣一份是3新幣~
老實說~
賣相我就覺得沒有很好了~
實際吃起來我覺得炒得太濕了~
吃起來沒有感覺出任何特色~
也許這家炒得不合我胃口吧~
我個人不建議去嘗試這道料理~
另外這家崇正辣椒麵~
也是網友推薦的~
有分乾麵和濕麵~
其實就是湯是加在麵裡面還是分開一碗給你~
兩種我都有試吃~
我覺得乾式吃法比較好吃一點~
乾麵比較可以吃出他們獨特的辣椒醬汁~
但整體吃起來也沒有特別驚喜~
個人建議不用特別跑到黃金坊來吃這兩道~
除非你們剛好住附近來吃那就另當別論~
亞坤咖椰土司~
這是大家都說來嘗試看看的新加坡早餐~
我們去的是牛車水站的總店~
上菜的一瞬間我有點失望~
因為份量實在太少啦~
我桌上這已經兩人份喔~
我看我一個人至少要吃三人份才是我正常的早餐份量~
離題了……
雖然它的份量很少~
不過吃起來真的蠻特別的~
我是不喜歡吃甜食和牛奶的人~
但是咖椰醬的甜和裡面包的牛油不會讓我反感~
一起吃起來還覺得蠻好吃的~
半熟蛋剛好是我的菜~
一口就沒了~
不過老闆有提醒我們土司要沾半熟蛋一起吃~
這樣吃的確不錯~
咖啡我覺得叫黑咖啡比較搭~
因為土司已經是甜的啦~
『亞坤咖椰土司』我會強烈建議一定要來吃看看~
辣椒螃蟹~
新加坡賣的辣椒螃蟹實在太多了~
我們選擇的是芽蘢總店的『無招牌海鮮餐廳』~
主要是因為我們的飯店也在芽蘢~
走過來不用10分鐘~
另一方面是這家不收服務費~
吃之前就知道這頓絕對不便宜~
所以少個服務費就會差很多啦~
(貪小便宜心態……)
上桌後如果是要點辣椒螃蟹的話~
店家就會帶你自行去選擇螃蟹~
我們只是抱著嘗鮮的心態~
當然不敢選太大隻~
但是我實際選擇時每隻看起來都差不多大耶~
好難選喔~
店家說還有公母之分喔~
公的肉比較多~
母的有蛋~
就看自己喜歡那一種啦~
店家看我們男生居多就建議我們選公的啦~
選完後店家有當場秤給我看~
然後說大概1斤多一點~
另外說明一下~
我覺得芽蘢店的服務態度非常好~
一開始點菜時~
我知道要把小菜和紙巾退掉~
他們應該也被退習慣了~
馬上就收走了~
臉上完全沒有不悅的表情~
選螃蟹時還主動說要幫我拍照~
然後挑了幾隻生猛的給我拍~
拍完以後還提醒我們馬上去洗手~
我覺得服務態度超好的~
之前很多網友好像都說他們的態度不是很好~
可我實際經驗卻是完全相反~
現點現煮等待是必須的~
大約等了快20分鐘主菜上場啦~
雖然已經看起過網友的照片~
但實際上菜的時候~
還是不禁『哇』了出來~
因為是嘗鮮~
所以我們只點了辣椒螃蟹、饅頭、白飯~
我覺得這三樣東西都是必點的~
螃蟹的醬汁不管是沾頭吃還是配白飯吃~
都是絕配啊~
一碗白飯沒幾分鐘馬上見底~
而且是在我們不餓的狀態下~
螃蟹的精華就是這個『螯』啦~
螃蟹真的是有夠新鮮的啦~
我是很不會吃螃蟹的人~
但是這裡的螃蟹殼都很好撥~
店家也會給一隻夾殼的夾子~
所以完全不用擔心~
我們真的把它吃到『屍骨無存』耶~
另外提醒一下各位~
吃螃蟹時就不要裝淑女了~
雙手並用肯定是需要的~
所以紙巾一定要多帶一點喔~
最後結帳時~
帳單上這隻螃蟹是43新幣~
比想像中便宜很多啊~
又賺到了~
雖然不想排名~
但我心中的美食第一名就是『辣椒螃蟹』啦~
位於武吉士站的『ZAM ZAM』~
也是網友點名必吃美食~
我們當然也不放過啦~
不過ZAM ZAM的菜單已經換了喔~
先附上一張新菜單加上帥氣的老闆~
我們當初拿著ZAM ZAM的舊菜單~
並指著圖片點菜~
不過店員好像不能理解我們要點什麼~
所以還是很勉強的念出雞肉和羊肉的英文~
他們才了解我們想點的口味~
上菜啦~
份量果然和網友說的一樣大~
我們是點最小份的6新幣的~
結果一人吃一份的話男生都快吃不完~
煎餅沾上他們的咖哩醬真的很好吃~
雞肉會比羊肉好吃~
因為羊肉比較散沒法和煎餅一起吃~
羊肉會一直掉出來~
奶茶蠻甜的~
但是搭配煎餅還ok~
奶茶熱的會比冰的有茶味~
但是這麼熱的新加坡~
我還是要喝『冰的啦』~
這個ZAM ZAM也是強烈建議一定要來吃的啦~
這是有網友推薦的『聖誕老公公奶茶』~
位置大約在賣香水店的附近~
生意也蠻好的~
實際買了一杯試試~
這……居然有薑味~
難道這是薑汁撞奶嗎?
我覺得炎熱的新加坡不太適合有薑味的奶茶~
所以這個奶茶不合我的味口~
都是煎餅~
我就一起拿來比較啦~
這家是小印度店的『Mubarak restaurant』~
聽說他們的印度煎餅和ZAM ZAM齊名~
因為是下午時段過來吃的~
當時也不太餓~
所以只點了純蛋餅的印度煎餅加奶茶而已~
不過純蛋餅的印度煎餅口感就很接近我們的蛋餅了~
所以沒什麼驚喜感~
(也許在ZAM ZAM已經驚喜過了~)
不過他們的奶茶沒ZAM ZAM那麼甜~
在奶茶的部份是這家比較好喝的~
可惜煎餅是吃不同口味的~
所以不能比較誰好誰壞~
盡量把自己吃到的感覺告訴各位嘍~
另外我們也去了竹腳中心試吃黃薑飯~
裡面真的全都是印度人~
我們還和印度人並桌吃飯~
感覺好特別喔~
以新加坡的食物來說黃薑飯的份量算大的~
飯裡還有一隻雞腿啦~
只是我還沒翻開~
黃薑飯吃起來反而一點也沒感覺到薑味~
就像只是被染黃的飯而已~
不過我看竹腳中心裡面八成的印度人也吃這個~
雖然它吃起來沒有很特別~
但是如果你來竹腳中心的話~
也許還是可以吃看看啦~
至少可以吃飽~哈哈~
這是我們在牛車水美食街裡面點的『炒蘿菠糕』~
其實我在其他地方也有看到在賣~
只是故意來牛車水才點這道~
也有很多網友推薦這料理~
不過我吃起來覺得味道普普而已耶~
顏色雖然黑但不會鹹~
不過蘿菠糕切那麼碎我覺得很難夾~
不算難吃但也沒有驚喜~
我個人覺得如果有吃其他主食的話~
叫來當個小菜試試味道還ok啦~
真正的地雷『地加辣』~
這道叫做『囉惹』~
也有不少網友推薦可以試試看的新加坡小吃~
一開始上桌時看起來還蠻可口的~
不知名的小菜上面撒了許多花生粉~
內心充滿期待~
誰知一口咬下~
味道完全不能接受~
一樣是鹹鹹甜甜~
可是組合結果吃起來就是很難吃~
我們一行人沒有一個人可以接受這個味道~
而且裡面還有一個材料超奇怪~
吃起來很像是甘蔗渣~
所以很像是在啃樹皮的感覺~
超難吃的~
我生氣到連拍照都糊了~
也不想補拍了~
大家有沒有看到我笑得很勉強~
蘿菠糕、囉惹都不得我愛~
又趕快去叫了乾麵和餛飩湯果腹~
雖然味道平平~
但至少比蘿菠糕、囉惹好多了~
吃完以後我有把美食街小逛了一圈~
還是沒有看到什麼新奇或好吃的東西~
而且牛車水美食街的東西還特別貴~
我個人建議如果沒有做好功課~
就不用來史密斯街的美食街吃了~
直接去麥士威吃還好多了~
天天海南雞飯~
這絕對是大家首推的新加坡必吃美食~
我也見識到它的魅力了~
11:00開門~
我大概11:15分到達麥士威~
結果排了快1個小時才排到~
而且有一件我比較不爽的事~
明明價目表就寫雞飯是3.5元~
結果我點了兩個雞飯~
她和我說『我幫你做5元的』~
於是總共收了我10元~
結果照片如下圖~
有吃過的網友可以幫我看看有比3.5的大盤嗎?
其實不是計較那1.5元~
重點還是它的味道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美味~
吃了第一口……
老實說有點失望耶~
失望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它不好吃~
而是『沒有傳說中那麼好吃』~
畢竟我排隊排了那麼久~
幾乎所有的網友都一致好評~
對它的期望當然高啦~
實際上它的確不錯吃~
雞肉真的很嫰~
可是我覺得台灣的港式燒臘店賣的油雞飯~
大概也是這個程度耶~
我剛好坐在興興海南雞飯的桌子旁邊~
剛好有個在地的老年人和我們同桌~
於是聊了起來~
他也很好奇我們為什麼要去排天天海南雞飯~
因為他說每天都這麼多人~
所以他從來不吃天天(懶得排隊)~
我也有看了一下他買的興興雞飯~
老實說『至少看起來真的差不多』~
但是當然我沒吃~
所以不敢和你們說天天和興興的味道一樣~
為了解決我的疑問~
所以剛好我在VIVO 3F用餐的時候~
讓我有機會再點了別家的雞飯~
終於可以PK一下了~
這家是『三巡海南雞飯』~
從外觀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差異~
但是天天的雞飯有淋上雞油~
所以看起來的確會比較美味的感覺~
實際吃下來的結果~
我真的覺得天天和三巡幾乎沒有分別~
肉質都一樣很嫰很滑~
天天有淋上雞油~
吃起來的確會比較吃一些~
但是如果沒有早點去的話~
要排這麼久~
划不划算就讓各位自己去衡量啦~
所以各位如果想吃天天的話~
請一定要記得11:00以前就先到排隊~
不然的話~
我覺得吃興興或其他家味道也不會差太多的~
這是我個人的感覺啦~
但是總而言之~
海南雞飯仍是去新加坡一定要吃的美食~
(只是不一定要吃天天啦~)
另外這也是在麥士威買的『油炸芎蕉』~
因為我朋友喜歡吃炸香蕉~
所以他有買來吃吃看~
這裡的炸香蕉是整條下去炸的~
我記得我們台灣是切片炸的~
而且新加坡可能是用『芭蕉』下去炸的~
所以吃起來比台灣的還要甜~
口感比較好~
喜歡炸香蕉的話應該也可以試試喔~
至於飲料的部份~
我看很多網友都推薦『薏仁水』~
因為沒喝過我也有買來喝~
我覺得『還蠻普通的啊』~
喝起來就是薏仁加水的味道~
沒什麼特別的~
(請原諒我嘴毒~)
而且我買一杯要2元~
我覺得還蠻貴的~
倒是我個人還比較推薦甘蔗汁~
因為一杯也是1.5~2元~
台灣的甘蔗汁也是一小杯就要40左右啦~
所以相對在新加坡我覺得叫甘蔗汁還比較划算~
而且也有很多網友都說要買天天對面那家飲料店~
我也是在那家買的~
結果走回來的時候~
發現這家『69號茶室』賣的都比較便宜~
也許他家的比較小杯我不知道啦~
各位有機會可以去買買看喔~
再來是這個也有很多人推薦的『老伴豆花』~
我朋友吃一口就說『啊不就中華豆花嗎』~
我自己也吃了一口~
啊真的就是中華豆花的味道而已啊~
現在台灣很多吃到飽的店裡面都會有放啊~
台灣人一定都吃過中華豆花~
所以我覺得這個也算是不用刻意去吃的東西~
再來真是與天天齊名的『真真粥品』~
真的不誇張~
真真排得比天天還要久~
我足足排了1個多小時才買到~
試吃的結果~
的確是不錯吃~
就和香港的煮法一樣~
煮到吃不出米粒~
唯一和香港的差別是~
真真粥品放的料很實在~
料又大又多~
這樣一碗粥才賣3元~
CP值算很高的~
難怪大家都要排來買~
真的就是這麼巧~
我們又坐在一家賣粥的旁邊~
這家叫『和記粥』~
完全不用排隊~
現買現有~
一來是一碗真真粥品吃不飽~
二來是又可以坐個比較~
所以我們馬上買了一碗來試試味道~
和記粥的外觀和真真也差不到那裡去~
實際吃下來~
裡面的料也和真真一樣大又多~
而且真的硬要比較的話~
我們都把票投給『和記粥』~
因為和記粥的粥比真真還要鹹一點~
認真說的話~
真真的粥太淡了一點~
所以吃起來比較沒味道~
和記粥就反而剛剛好~
因此我們都喜歡和記粥比真真多一點~
結論:和記粥≧真真粥品>香港的粥
天天雞飯≧三巡雞飯
老伴豆花=中華豆花
(原來結論就三行,寫那麼多幹嘛~)
以份量而言~
好像真真比較大碗一點點~
而且和粥記有比較貴0.5元~
大家自己衡量嘍~
『松發肉骨茶』~
我們是吃克拉碼頭的總店~
一樣是只點了肉骨茶和油條而已~
聽說松發的湯頭已經是最溫和的了~
沒想到喝第一口的時候~
還是小小被胡椒給嗆到~
但是習慣以後~
你真的會覺得湯超好喝~
尤其是放油條去吸湯汁再吃下去~
因為新加坡的油條和台灣不一樣~
是屬於軟Q型的~
所以吸完喝汁的油條特別好吃~
我們總共加了三次湯耶~
不知道會不會太過份~
肉也給得非常大塊不會小氣~
肉質不柴~
骨肉易分離~
不會吃的像辣椒螃蟹那樣誇張~
吃完後會有飽足感~
所以我覺得這個也是屬於必吃的項目之一~
最後是『沙嗲』~
我們當然是去老巴剎的沙嗲一條街去吃的嘍~
不過我們不是吃網友口中的『第一家』~
而是從老巴剎室內走出去的第一家~
因為他們是和『銘雁海鮮』一起推銷的~
我只先問了一下價錢~
一樣是每串0.6元~
每種最少點5串~
因為我也看過別的網友說『其實每一家都差不多』~
所以我這次真的沒有堅持去吃『第一家』~
試吃的結果~
沙嗲還真的蠻好吃的耶~
小小一串沾上那個特製的花生醬~
真的很好吃~
肉質的部份~
我叫了雞、羊、牛、駝鳥?(有點忘了)~
但實際吃起來只有雞分得出來~
其他三種都吃不太得出來~
而且雞肉的肉質口感是最好的~
其他三種肉都烤得太乾~
好吃的原因應該是那個沾醬的問題啦~
所以我也會覺得每一家的味道都不會差太多~
最後總結~
新加坡的美食~
除了囉惹我非常不能接受~
還有幾個太普通沒有特色的以外~
其他都列為必吃項目~
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吃『大家口中的那一家』~
我覺得如果人很多的話~
建議各位不用一定堅持吃某一家啦~
以上言論是我自己吃後的心得~
沒有針對特定食物去批評~
只是純粹分享給各位供做參考~
如有錯誤地方~
也歡迎各位的指正~
完整遊記